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设备在内镜全层切除术后修补消化道缺损的初步应用

作者:周平红 朱俊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

来源:   时间:2016-01-13

摘  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年第1期

目的  探讨利用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设备(OverStitchTM,Apollo Endosurgery, USA)修补内镜全层切除术 (EFTR) 后消化道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OverStitchTM设备缝合经EFT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后消化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

结果  共计5例患者,4例病灶位于胃部,1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病灶大小2.0~5.0 cm,平均3.2 c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整切除病灶,完全修补缺损,修补时间11.0~22.0 min,平均16.6 min;住院时间4~6 d,平均5 d。2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上腹部隐痛,体温升高症状,1例患者术后CT提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均予以半卧位休息,抗感染、制酸、胃肠减压治疗,3~4天后好转出院。

结论 OverStitchTM作为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技术,对于修补EFTR治疗后消化道缺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OverStitchTM;内镜全层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肿瘤

 

(1)将OverStitchTM控制手柄预装在双钳道内镜上,将针帽系统和固定交换臂送入患者消化道内直至缺损部位附近。(2)将弯曲持针器上的针帽靠近组织远侧边缘并穿过,同时用固定交换臂夹住针帽,使针帽与持针器分离。(3)将持针器弯向固定交换臂,重新嵌合针帽,在组织近侧边缘重复上述步骤。(4)按下控制手柄上的蓝色按钮,松开固定交换臂中的针帽,换上固定器经双钳道内镜靠近创面,收拢拉紧缝线,使得边缘贴靠起来。释放固定器,完成一次缝合。(5)可视情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创面完全闭合。(6)内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确保缺损部位无活动性出血,放置胃管,若有较严重气腹情况患者,予以腹腔穿刺排出气体。

标签:
发表评论
验  证  码  
最新评论列表